原标题:动物界的“学霸”怎么偷偷学艺启泰网
【科普园地】
◎本报记者 张梦然
你可能以为,只有人类才会“看别人做事,自己偷偷学艺”,但一只聪明的鹦鹉,会不服气地歪头反驳你。
最新发表在《科学报告》上的一项研究发现,蓝喉金刚鹦鹉——这种羽毛以亮蓝为主、脖子上一抹天青的漂亮大鸟,居然能通过“偷看”别的鹦鹉和人类互动启泰网,学会一连串复杂动作。它们不是被手把手教的,也不是靠试错摸索的,而是像追剧一样,安静地坐在一旁看别人表演,然后默默记下全套流程,轮到自己时,立马“复制粘贴”。
这种学习方式,在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:第三方模仿。意思是,你不需要亲自上场,只要在一旁观察两个人之间的互动,就能掌握新技能。在人类社会,这属于文化传承的“基本功”——孩子看爸妈怎么做饭、怎么打招呼,慢慢就学会了日常的规矩和习俗。但这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“专利”。
此前,科学家只在一些动物中发现过“第二方模仿”,也就是直接从示范者那里学习,比如小鹌鹑跟着妈妈学啄食。这次,蓝喉金刚鹦鹉成了首个被证实具备第三方模仿能力的非人类物种。
科学家在西班牙特内里费岛召集了14只圈养的蓝喉金刚鹦鹉,其中两只8岁的鹦鹉提前接受了训练。它俩根据研究人员的手势,完成五个特定动作:单腿抬起、原地转圈、拍打翅膀、把头缩进肩膀,还有用喙碰特定物体。这两只鹦鹉就像舞台上的演员,而其它12只鹦鹉则分为两组。
实验开始后,其中6只“观众”鹦鹉被安排坐在一旁,静静观看演员鹦鹉如何与科学家互动,其余则作为对照组不观看表演。之后,科学家对它们发出同样的指令。
结果令人惊讶:“观众”不仅学得更快,还掌握了更多动作。尤其是单腿抬起这种高难度动作,它们的准确率是对照组的两倍。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,有些鹦鹉甚至在还没收到指令、也没拿到奖励的情况下,就主动开始模仿,急切地表现出“我懂我懂”。
这说明,它们不是机械地等待指令和奖赏,而是真正理解了所看到的行为模式,具备了某种“社会学习”的认知能力。
当然,科学家也提醒,这次实验的鹦鹉数量不多,教的动作也有限,就像只考了五道题的小测验,还不能立刻断言所有蓝喉金刚鹦鹉都这么聪明。但这个发现已经足够震撼,它让我们重新思考:动物的复杂社会行为,比如群体协作、信息传递,甚至某种形式的“文化”,会不会正是通过这种“看热闹学门道”的方式悄悄传播的?
换句话说,某些聪明的动物静静盯着别人互动,说不定它们正在上一堂“社会行为速成课”,而我们可能才是那个还没看懂剧情的观众。(张梦然)
【来源:科技日报】启泰网
力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